• 2025-05-17 10:46:35
  • 阅读(819)
  • 评论(7)
  • △“散步我国·发现武汉”活动中外嘉宾在黄鹤楼前合影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日前,越南驻华大使范清平来到他高中讲义中读到过的武汉黄鹤楼,“完成了期待已久电子天平的期望”。兴之所至,他与夫人一道用中文诵读了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被武汉牵动的,还有一群来自我国周边国家的媒体人。坐在光谷空轨列车中,泰国民族电视台主持人布拉梅塔瓦尼感到“似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在武汉最大的湿地公园东湖,越南通讯社记者杨玉叶感叹:“人与天然调和共生的理念在这儿完美表现。”在古琴台倾听古曲演奏,老挝国家电台记者西哈娜似乎穿越回了“小时看过的我国古装片”,“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特别让我感动,这种友谊人间难寻。”

      近来,中心广播电视总台CGTN联合武汉市委宣传部,约请包含越南驻华大使、尼泊尔驻华大使在内的五国驻华外交官,以及来自越南、印尼、泰国、老挝、土耳其等国的20位干流媒体记者,打开2025年“散步我国”中外媒体联合采访活动首站——“发现武汉”之旅。

      连日来,多国记者环绕科创、生态、文旅、交通等武汉城市开展要点深度造访调研,中外媒体联合摄制,用系列报道解析武汉的现代化开展暗码,感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周边命运一起体的理念。

    科技新场景:才智交通与立异之光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制作基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称为“我国光谷”。在这儿,各国记者体会我国首条悬挂式空中轨迹列车“光谷光子号”,造访长飞光纤等科创企业,感触“赛博武汉”的科技范儿和未来感。

    △泰国民族电视台主持人布拉梅塔瓦尼介绍空轨乘坐感触

      泰国民族电视台主持人布拉梅塔瓦尼体会空轨后兴奋地说:“这种全自动无人驾驶的空轨列车悬挂行进在空中,让我殷切体会到了武汉的才智交通,特别透过车厢地板上的观景窗俯视城市,似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

    △印尼国家电视台记者拉赫马特·希达亚(右一)在空轨下摄影

      印尼国家电视台记者希达亚表明,空轨是一个交通奇观,不只协助通勤,还可以减排。印尼和我国都有巨大的人口,我国在科技范畴的开展效果值得学习,特别是人口大国怎么经过科技处理交通难题。

    △土耳其国家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阿杨拉在光纤应用于智能轿车场景的展台前停步观看

      在科创企业长飞光纤公司的展厅内,土耳其国家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阿杨拉在光纤应用于智能轿车场景的展台前停步好久。他表明,我国在量子通讯、空芯光纤等前沿通讯技术范畴的开展令人大开眼界,我国才智正在联接美好生活。此次武汉之行,他要点聚集武汉的立异基因,在人工智能和新能源轿车等范畴寻觅现代化开展暗码。

    生态新范式:山水人城的调和共生

      不少外媒记者早就听说过“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次他们来到武汉,对河湖管理、江豚维护等选题十分感兴趣。

    △采访团一行在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了解湿地维护成效

      作为全球首个千万人口等级的“世界湿地城市”,武汉经过构建多层次的湿地维护系统,让城市与天然调和共生,也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恋恋不舍。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武汉最大的湿地公园东湖观赏后,越南通讯社记者杨玉叶感叹:“东湖的规划和维护力度令人惊叹,人与天然调和共生的理念在这儿得到完美表现。我国关于维护天然的尽力和决计让人十分敬佩。”

    △我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讨所长江江豚繁育研讨中心

      长江江豚是全世界仅有已知的江豚淡水种群,从前休息在长江的大部分水域。依据2022年的一项研讨,长江干流中仅有约600只长江江豚,正面对灭绝的风险。老挝国家电台记者西哈娜在我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讨所长江江豚繁育研讨中心采访后说:“我了解到了我国维护江豚的好经历。老挝的江豚现已灭绝了,但湄公河里还有不少水生动物需求咱们长时间看护。”

    △尼泊尔驻华大使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奥利(右三)携夫人到会2025年“散步我国”中外媒体联合采访活动发动典礼

      尼泊尔驻华大使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奥利也是生物多样性维护范畴的专家。他说,我国在绿色开展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为全球开展我国家供给了名贵经历。各国应齐心协力一起推进这项作业。本年是尼中建交70周年,期望两国在该范畴能进一步加强务实协作。

    文明新表达:千年前史与文明传承

    △越南驻华大使范清平在黄鹤楼观赏

      武汉既有大江大湖大城的硬核与浪漫,也有建城3500年沉淀下来的长江文明、荆楚文明、知音文明的千般精致,万种柔情。

      在黄鹤楼,越南驻华大使范清平慨叹道:“我国古诗《黄鹤楼》是越南高中必读的著作,可以亲眼目睹这座千年文明遗产,亲自感触朝气蓬勃的武汉,我完成了期待已久的期望。”他特别说到,越中两国有着数千年文明沟通互鉴的前史,未来应经过文明和旅行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民间来往,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采访团一行在古琴台赏识古琴扮演

    △老挝国家电台记者占塔宋·西哈娜在古琴台摄影打卡点纪念

      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的古琴台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吸引着川流不息的“知音”。老挝国家电台记者西哈娜在倾听古琴演奏后激动地表明:“小时候看我国古装片,常常呈现古琴演奏的画面,今日来到这儿,感觉就像穿越回了我国古代。更让我感动的是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这种友谊人间难寻。”

      多日的观赏采访,让各国友人对武汉的了解日积月累,也在这儿找到了武汉的开展暗码。土耳其国家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阿杨拉说:“咱们既看到了武汉的曩昔,也看到了她的现代面貌,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容纳且全面的体会。”(记者:于淼、杨佳澎、梁慧、彭少艾、顾晨曦、汤剑昆、杨晓书、麻余瑶、李建祥、吴怡杏、秦瑛莲、李敏、朱福宁、刘天惠、魏为、沈维华、卢倩桦、杨天舒)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5  收藏